春季——*的滅蟲時機
春季——*的滅蟲時機
害蟲的防治,是一個長期和持續的過程,相信對IPM有所了解的人都非常認可這一觀點。那么有沒有一個相對*的機會滅蟲呢? 當然是有的,春季就是*的滅蟲時機。
老 鼠
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天,氣溫的影響對老鼠的繁殖不利,進入繁殖低谷。但是到了春季以后,無論是1年只繁殖1次還是多次的鼠類,其繁殖高峰均在春末夏初。此時,氣候轉暖,植物萌芽,仔鼠出生和成長時,溫度與食物條件良好。
在哺乳動物中,鼠類的繁殖力最強。它們性成熟快(小家鼠性成熟僅需45~60天,褐家鼠 60~90天),懷孕期短(小家鼠20天,褐家鼠21天),產仔數多(平均胎仔數6~10只)。
蚊 子
一旦氣溫高于10℃,越冬蚊就會蘇醒,高于18℃,蚊子就將快速就位進入到瘋狂吸血的模式。在我國寒冷的東北地區,蚊子約在4~5月“復活”,華北&西北約在3月復蘇,華東&華中大概在2月就開始零星的有蚊子活動了。
一只雌蚊一生能夠產下1000~3000顆蚊卵,也就是說越冬的一只蚊子或者是現在發現的零星的蚊子,不久的夏天它將帶著千軍萬馬而來……
由此可見,早期的防治,尤其是在其繁殖高峰來臨前的滅殺,對于緩解夏季高峰非常有意義,也能夠減緩夏季的手忙腳亂。
那么怎么用好這個寶貴的窗口期呢?
1)重視外部區域對鼠的誘殺,設置誘餌盒,持續的毒殺外部鼠類;
2)進行必要的噴灑,消滅越冬蚊或者已經蘇醒的早春蚊;
3)讓蟲害專家給你建議,清理老鼠安家的雜物,清除蚊子滋生的積水;
白 蟻
白蟻,俗稱“無牙老虎”,其適應環境的能力極強,主要危害房屋建筑、環境綠地等,嚴重影響城市現代化建設成果和人們正常生活。
成熟白蟻群體在一定季節(主要在春秋兩季)出現有翅成蟲,有翅成蟲待外界條件適宜時,有集體飛離群體的現象,稱為“白蟻分飛(分群)現象”。隨著氣溫轉暖,每年白蟻紛飛的季節也已到來。每年3-6月,白蟻就會擇機紛飛,另建新巢。一旦發現白蟻紛飛,切勿擅自使用殺蟲劑噴灑、火燒、水沖等方法進行處理,以免造成白蟻危害進—步擴散。
那么怎么在白蟻總攻前悄無聲息的控制呢?
1)有條件的,應該在裝修或者建設初期就進行白蟻的預防處理;
2)日常要對白蟻容易危害的區域、木質材料、周邊的灌木樹木進行檢查,一旦發現跡象及時處理;
3)有必要長期防治,檢查、誘殺、處理,避免頭疼醫頭。
春殺一蟲,勝過夏殺一千。春季,應該是全年中*的滅蟲機會了,一定要把握住,事先預防,忙時不慌。